2012年5月13日

都市喘息空間 - 公館寶藏巖

 
快速的都市發展進程
生活在其中的人們,往往對過往生活空間失去記憶
- 公館的寶藏巖成了一個讓生活在擁擠都市的市民
可以「觀看」過去的一個喘息空間



過去它是由外省老兵、都市城鄉移民所共同形成
一個被都市發展遺忘的角落
如今它是一個提供小資藝術工作者與個人創作的舞台
 
 
台灣有許多類似的再生空間,有待被發掘。
 

都市生活中的自然 - 加羅林魚木樹

 
公館溫州公園旁的「加羅林魚木」開花
每年4~5月總吸引許多過路人的目光

 
原因之一
可能也是此花不常見於台灣各地 - 
外型是巨大的樹木卻又有
如此美麗的花冠

 
(三峽鳶山附近的油桐樹)
 
而,此時也正是每年油桐花開時

如果,都會生活腳步可以放慢,
多留意這些日常生活中的「小美好」

相信台灣社會也可以變的越來越好


嘉義市的「台灣圖書室」

台灣各小角落時常可發現一群低調愛台灣的人在努力
讓台灣人更瞭解自己生長的地方 -
這是嘉義市中山路上的「台灣圖書室」,啟蒙於張宏榮醫師的理念。
 
 
店內大多是張醫師原本位於屏東老家的藏書與音樂,
現在免費提供市民一個認識台灣歷史、文學與音樂的空間。
 
 
已逝張醫師的畫像
 
 
圖書由地方人士捐贈成立,
義工輪班駐守,也不定期舉辦圖書會、討論會等。

失敗的嘉義BRT



立意良善的接駁系統,使用率卻不高
許多人在BRT站前搭乘計程車,不啻甚為諷刺?

 
竟然要搭乘者自行計算從兩端發車的時刻,
再加上行車時間即為到站時間,
而站牌資訊路線也都不清楚。
這樣的設計對於搭乘高鐵出站的旅客極不友善,
尤其對於首次搭乘高鐵欲轉乘至嘉義縣或嘉義市的旅客而言。